联系电话:
010-5637 0168-696
选择适合实验需求的光学平台,以实验核心要求为导向,匹配平台关键性能参数,避免盲目追求 “高配置" 造成成本浪费,也防止 “参数不足" 导致实验精度不达标。
第一步:明确实验核心需求
选择前需先清晰拆解实验对平台的*低要求与特殊要求,这是后续参数匹配的基础。需重点确认以下 4 个维度:
需求维度 | 关键问题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精度要求 | 实验对 “振动控制精度"“光路稳定性" 的容忍上限?是否涉及纳米级 / 微米级操作? | - 拉曼光谱:需微米级稳定性(振动导致峰偏移≤0.1cm?1)- 量子光学(单光子干涉):需纳米级稳定性(振动振幅≤5nm) |
台面规格需求 | 实验需安装多少光学元件(激光器、透镜、探测器等)?总光路长度 / 宽度? | - 简单激光干涉实验:需 600mm×800mm 台面- 多光路集成实验(如光镊 + 光谱联用):需 1200mm×1500mm 台面 |
负载总量 | 所有安装元件(含支架、设备)的总重量?是否有重型设备(如大功率激光器、真空腔)? | - 常规元件(透镜 + 小激光器):总负载≤50kg- 带真空腔的实验:总负载≥200kg |
环境干扰 | 实验室是否有强振动源(如水泵、离心机、机床)?温度波动大吗?是否有电磁干扰? | - 位于工厂车间旁:强低频振动(2-10Hz)- 普通高校实验室:弱振动(主要为地面微振动) |
第二步:匹配平台核心参数
光学平台的性能由隔振能力、台面规格、材料刚性三大核心参数决定,需根据第一步的需求逐一匹配:
1. 核心参数:隔振性能
隔振是光学平台的核心功能,需根据环境干扰强度 + 实验精度选择隔振类型,不同类型的适用场景差异显著:
隔振类型 | 工作原理 | 核心参数(参考) | 适用场景 | 优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被动隔振 | 依赖弹簧、橡胶垫等弹性元件,吸收外界振动(无电力驱动) | 固有频率:2-5Hz;振动衰减率:≥20dB(10Hz 以上) | 环境干扰弱的场景(如高校洁净实验室、无大型设备的房间);实验精度要求中等(如普通光谱、激光对准) | ? 成本低、无电磁干扰、维护简单? 无法抵消低频振动(<2Hz)、隔振效果固定 |
主动隔振 | 内置振动传感器(如加速度计)+ 执行器(如压电陶瓷),实时检测并抵消振动(需通电) | 固有频率:0.5-2Hz;振动控制精度:≤1nm(垂直 / 水平) | 环境干扰强的场景(如工厂车间、多设备共用实验室);实验精度要求高(如共聚焦成像、光镊) | ? 可抵消低频振动、隔振效果可调? 成本高、需电源、可能引入微弱电磁干扰 |
气浮隔振 | 通过压缩空气形成气膜,使台面 “悬浮",隔绝几乎所有振动(需气源) | 固有频率:0.1-0.5Hz;振动振幅:≤0.1nm | 超高精度实验(如量子纠缠、光刻机校准、单光子探测);对振动极度敏感的场景 | ? 隔振性能*优、无机械摩擦? 成本*高、需持续供气、对气源纯度有要求(避免杂质堵塞) |
2. 核心参数 :台面规格
台面规格需匹配元件数量、光路布局、总负载,避免 “台面太小装不下" 或 “负载超标导致变形":
• 台面尺寸:需预留 “操作空间"(不建议元件占比超过台面面积的 70%)
• 负载能力:平台的 “额定负载" 需大于所有元件的总重量,通常建议预留 20%-30% 的冗余
• 安装孔位:需与光学元件支架的 “孔距标准" 匹配,主流标准为25mm 或 50mm 等距螺纹孔,确保支架能直接固定。若实验用特殊支架,需提前确认孔深和螺纹规格。
3. 核心参数:台面材料与结构
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差异,直接影响平台的抗变形能力和环境适应性,需根据 “负载、温度敏感性" 选择:
台面材料 | 核心特性(刚性、热稳定性、重量) | 适用场景 | 注意事项 |
铸铁 | 刚性高(弹性模量≈130GPa)、阻尼大(抗共振)、承重强 | 重型负载实验(如真空腔、大功率激光器);对刚性要求高的工业检测 | 重量大(不便移动)、易生锈(需表面防锈处理) |
铝合金 | 重量轻(密度≈2.7g/cm3)、加工性好、耐腐蚀 | 轻量化需求场景(如可移动平台、小型实验);负载≤100kg 的实验 | 刚性略低于铸铁(大负载易轻微变形) |
花岗岩 | 热膨胀系数低(≈6×10??/℃)、平面度高(≤0.1mm/m)、无磁性 | 对温度敏感的实验(如高精度干涉测量、光谱校准);需无磁环境的实验 | 脆性大(怕撞击)、重量比铝合金大 |
复合材料(如碳纤维) | 轻量(密度≈1.8g/cm3)、高刚性(弹性模量≈200GPa)、低膨胀 | 高*移动实验(如航空航天测试);对重量和刚性均有要求的场景 | 成本*高(通常是铸铁的 3-5 倍) |
光学平台产品推荐
卓立汉光是国内知*的光学仪器制造商,生产的光学平台产品种类丰富,可满足激光技术、光谱实验、光学检测等多种科研和工业应用需求。卓立汉光有多种性能优异的光学平台,其中 ZTP 系列半膜片式气浮隔振光学平台和 OTP 系列标准阻尼隔振光学平台较为有代表性。
ZTP 系列半膜片式气浮隔振光学平台:
• 隔振性能好:采用半膜片式空气弹簧,气室为二层结构,固有频率通常小于 1.5-3Hz,隔振效果出色,适合对隔振要求较高的环境。
• 台面质量高:上台面为 4-6mm 厚 SUS430 高导磁不锈钢,整体为三层夹心式蜂窝结构,硬重比和刚性良好。台面经精密磨削工艺,平面度达 0.02-0.05mm/600mm×600mm,台面上按 25mm×25mm 孔距均布 M6 螺纹孔,便于安装滑台和调整架。
• 结构设计优:气浮支架采用整体焊接四支撑结构(3 米及以上为六支撑),3 个水平调节阀反应灵敏,响应时间短。支架上下方均有高度调整机构,可解决地面不平问题并调整台面水平。平台还自带脚轮,方便移动和调整。
OTP 系列标准阻尼隔振光学平台:
• 隔振效果良好:支架采用整体焊接四支撑结构(3 米及 3 米以上为六支撑),支撑腿上方采用国标阻尼隔振垫,下方采用阻尼隔振垫,固有频率通常小于 7-18Hz,能满足精密隔振要求。
• 稳定性强:台面为三层夹心式蜂窝结构,内部是钢制井字形蜂窝状支撑,采用焊接工艺,强度高。上台面材料为 SUS410 铁磁不锈钢,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,厚度根据尺寸设计为 100/200/300mm,硬重比和刚性良好,侧面采用黑色铝塑板包边,美观实用。
• 高度调整灵活:支架上方采用三加一(四支撑时)或三加三(六支撑时)结构,可消除负载偏心导致的台面不平或隔振效果下降问题。支架下方每个支撑腿处也有高度调整机构,可应对地面不平情况。该平台还带有脚轮,方便移动和搬运。
• 应用广泛:这款产品刚性强、稳定性好、隔振效果突出,适合大部分光学实验使用,能兼顾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应用。